其實我早就想寫這篇「開Blog文章」了,但拖著拖著就到了今天了。
近來聽NIGHTMARE的《東京傷年》聽到上腦(上癮)了,睇嚟遲早都會聽到識唱。這首歌的歌詞很棒,如畫般美麗,但又不會太抽象(不像流鬼寫的《紅蓮》,那首歌簡直明喻暗喻借喻借代都出來了,是說我喜歡解謎也不用這樣啊......)︰
「在夢中做夢 內心顫抖的夜晚
抱著小小的光芒 安靜入睡的那刻...」
「越是崩壞就越強烈的想法 在到達的那個地方
什麼也找不到 令我感到噁心。」
「搖晃的霓虹之星
在充滿塵埃氣味的城市夜裡
我是那哭泣的少年。」
歌的開頭是一段挺迷幻的旋律,然後是很High的一段鼓 + 結他 + BASS的動感前奏。其實這首歌的副歌根本像動漫歌那麼輕快,歌詞的意味也挺深遠。
除了第一段——尤其是一開頭那句「雙胞胎的理性 不著地的腳」比較像謎語之外,其他都很好懂。還有那句「迷途的羔羊 直到入睡為止」有點宗教feel,迷途的羔羊就是指誤入歧途的人(或者迷途的都市人),直到入睡就是直到死的那一天吧。
還有,我覺得「抱著小小的光芒 安靜入睡的那刻...」的那個小小的光芒我覺得是指手機的屏幕吧......果真如此就挺寫實的。
「搖晃的霓虹之星 在充滿塵埃氣味的城市夜裡」就是寫城市裡的霓虹光管掩蓋了星星的光茫(個人想法),可以理解為對光害/光污染的描寫;「在充滿塵埃氣味的城市夜裡」(原文為︰埃臭い街の夜に)就是對石屎森林裡塵埃飛揚、混濁的空氣(空氣污染)感到厭惡而寫就的句子吧。
我對這首歌的理解是︰心目中鳥托邦的幻滅。一個隻身從家鄉到東京去尋找理想的少年,在那裡卻什麼都找不到。少年望著街上的行人卻仿彿沒有一個正常人,人們不是鬧哄哄的折騰著,就是一臉彷徨的樣子......大家都是迷途的羔羊,在都市裡面盲目的、如同行屍走肉般生活著。少年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卻無處宣洩這種心情,想要吶喊和哭泣。
至於那句「雙胞胎的理性」我至今都搞不懂......
話說主唱對con好靚,好有感覺(容許我花痴一下)。看著像我想像中的我自己寫的小說的主角的眼睛(咁多個的字係咪想死啊你...),嗯...就是像是狼的眼睛(啊啊啊!!←←此人已瘋)。
又話說柩的化妝零舍唔同(與眾不同),其他人的妝是屬於美型類的,就他化妝化得這麼恐怖(不要打我...這是我想到的第一個形容詞),還要在臉上穿這麼多個洞......我看見都覺得痛。這個像是歌德妝?(亂猜的,其實我自己不化妝)話說我看完Malice Mizer的MV(《虚無の中での遊戯》)之後都沒太大反應,還覺得他們的妝挺漂亮的,為什麼就只有柩的妝讓我覺得毛管戙...?
下面這張還好,但大多數柩的圖我看見都毛管戙...
(= =||| 但其實NIGHTMARE我第一個認識的就是他...還收了好些圖......)
下面貼了整首《東京傷年》的中譯歌詞,本來我只想節錄......但打著打著就把整首歌的歌詞都打出來了。(我打字明明很慢啊...納悶)
------------------------------------------------------------------
《東京傷年》
作詞、作曲︰RUKA
翻譯︰Kristin Yiu(她的翻譯超好的)
「雙胞胎的理性 不著地的腳
正常人消失了的街道
亂糟糟的愚者 彷徨的樣子
暄騰騰的High High 徘徊 快 怪
因交叉的慾望而渾濁的純潔之心
眼淚毫無意義
迷途的羔羊 直到入睡為止
輕飄飄地濺上泥水 反覆循環。」
「在夢中做夢 內心顫抖的夜晚
抱著小小的光芒 安靜入睡的那刻...
越是崩壞就越強烈的想法 在到達的那個地方
什麼也找不到 令我感到噁心。
搖晃的霓虹之星
在充滿塵埃氣味的城市夜裡
我是那哭泣的少年。」
「在夢中做夢 內心顫抖的夜晚
遙遠的海市蜃樓...
盛夏之夜的噩夢
如今 一切消失殆盡
越是崩壞就越強烈的想法 在到達的那個地方
什麼也找不到 令我感到噁心。
搖晃的霓虹之星
在充滿塵埃氣味的城市夜裡
我會消失嗎?」
「越是崩壞就越是沉淪 在到達的這個瞬間
什麼也找不到 令我感到噁心。
潤濕的星塵與滿是灰塵氣味的夏夜裡
我是那叫喊的少年。」
------------------------------------------------------------------
預告︰下次我應該會寫VIXX的《Hyde》,他們所謂的暗黑風其實就是視覺系妝(很接近)...我真的很想寫寫韓流裡頭那些視覺系妝。改天也來寫寫The GazettE和流鬼好了。
自從在香港Yahoo的Blog被迫關閉以後,我真是N多年都沒有寫過Blog了(如果Facebook那些網誌不計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