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這種東西分享出來也沒人看,還是決定在Blog裡貼一下......(又自找虐)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李箱這位詩人吧。
李箱是一位超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筆名用韓文可以寫成 「리상」或者「이상」,既可解作「理想」,亦可解作「異常」。
他既是詩人,也有寫小說,自己辦過報章,亦是一位建築師(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建築無限 六面角體」這樣的題材,他的詩裡甚至包含了數學公式......抖)。
會認識李箱這位詩人,是因為聽韓國一人樂隊 Meridies 的歌
主腦申先生似乎對李箱的詩情有獨鍾,
大部份他創作的歌都是引用了李箱的詩,先詞後曲地進行創作(真是艱鉅的任務,嘆~)
為了看懂他的歌詞,也就是李箱的詩,
我專程跑到 Book Depository(全球免運費的購書網站,基本上只要是英文書都能找到)買了本 英譯本的"Yi Sang: Selected Works",
好吧,不是我不想買中文的,是根本沒得買。
大陸也出版過一本叫《機智與悖論:李箱文本與意識形態》的書,看目錄書裡也包含了一些翻譯,只是已經絕版了,
而且論譯文內容 肯定比不上我手上那本英譯本齊全 (而這英譯本的缺陷是不包含《且8氏의出發》這首詩的翻譯......)。
《烏瞰圖 (오감도)》系列總共包含15首詩,其中只有第8、9、10首附有獨立標題,其他一概以數字命名,就是「詩第一號」至「詩第十五號」這樣。(想看原文的人可以看看這個網站)
上面提到 Meridies 的歌,
申先生已經創作好了《烏瞰圖》的前六首歌,
我曾在Facebook問過他是不是會把15首全數寫完,他回我說是 XD ( 雖然他開玩笑說可能會寫到2122年 lol )
假如有人想聽的話,這裡是第1, 2, 3, 5, 6首︰
這裡是第4首︰
那麼現在他打算推出第七首了,
所以我也乘機來分析一下第七首詩。
幸好這首的原文漢字夠多,
不然我也沒信心能看懂。(這首跟第八首比真是天堂了,第八首整首都在講做手術、麻醉藥什麼的,到底要怎樣轉化成一首歌啊......?~汗)
好了,現在就來分析一下《烏瞰圖》的第七首詩吧,先來貼貼全文︰
(* 按︰原文全篇是連在一起的,沒有分段,我為了方便看自己給分了段)
(雖然我不會韓文,但光看漢字的部份就覺得寫很漂亮了)
《烏瞰圖 詩第七號》原文 (韓文,含漢字) |
英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摘自 "Yi Sang: Selected Works",ISBN: 9781950268085) |
---|---|
久遠謫居의地의一枝·一枝에피는顯花·
|
There was a tree branch in the distant land of my banishment • A flower blossomed on this branch •
|
特異한四月의花草·三十輪·
|
It was a curious-looking flower blooming during the fourth full moon of the year • The world revolved and rotated thirty times • Two clean mirrors faced one another and circled each other as the world revolved and rotated thirty times • |
萌芽와갓치戱戱하는地平을向하야금시금시落魄하는滿月·
淸㵎의氣가운데 滿身瘡痍의滿月이劓刑當하야渾淪하는· |
A full moon fell into the horizon, which was laughing together with budding leaves • Within a creek's powerful current the broken moon became utterly flustered after being sentenced to have its nose chopped off • |
謫居의地를貫流하는一封家信· |
A letter from home flowed into the distant land of my banishment • I barely caught it • |
濛濛한月芽·
|
Moon sprouted its faint light • |
巨大한困憊가운데의一年四月의空洞· |
I lived in the void for a year and four months in crushing poverty • |
槃散顚倒하는星座와 星座의千裂된死胡同을跑逃하는巨大한風雪· |
A constellation limped and fell upside down in a dead-end alley, forcing a great blizzard to flee • |
血紅으로染色된岩鹽의粉碎· |
A rock of salt was dyed bloodred, shattered • |
나의腦를避雷針삼아 沈下搬過되는光彩淋漓한亡骸· |
My brain was the lightning rod for the bleaching of my bones • |
나는塔配하는독사와가치 地平에植樹되어다시는起動할수업섯드라·天亮이올때까지 |
I was buried in the field like a poisonous snake imprisoned in his tower • I will never move again till the mercy of daybreak arrives |
那麼,我嘗試來理解一下這首詩(看不懂的部份我就不寫了~汗)︰
首先,整首詩是雙線的,一部份描寫的是「我」,一部份描寫的是「月亮」,彼此又有所關連。
「我」住在一個(像是月亮般)遙遠的流放之所 (謫居),在那裡的枝頭生長著一株奇特的花,只在每年的第四個滿月時盛開。偶爾的,我會收到家書,雖然這樣的時候並不多。我有一年零四個月都活在極大的貧困之中。
岩鹽被染成了血紅色,粉碎了。再加上「腦袋+避雷針+亡骸」,在在都會令人(至少會令我)聯想到磕得頭破血流的自殺場景。
…… 我被埋在田裡,像條被困在塔中的毒蛇;直至天亮(光明來臨)之前,我都不會再起來了(這裡寫的到底是『我』已經死了,還是只是在賴床?其實我還真的看不懂~笑)(等等,天亮難道是指韓國脫離日本統治的時候?很有可能噢~)
總覺得「兩側의 明鏡」是指人造衛星,雖然只是我的直覺。
那麼,「劓刑」(被判刑要削去鼻子)一定是描寫從月圓到月缺的一種有趣的手法吧。
「槃散顚倒하는星座와 星座의千裂된死胡同을跑逃하는巨大한風雪·降霾·」這句我覺是在描寫一件歷史上發生的大事,可惜我對韓國歷史完全不了解,對作者的生平也不太了解。(這首詩完成於1934年,處於韓國的日治時期)
雖然是半吊子的分析,但我覺得我這篇花了一個半小時的分析還是寫得不錯的(笑)
額外加推一下Meridies的《오감도 시제3호》(詩第三號),
超喜歡這首有二胡的歌︰
傳送門︰
想看專門介紹李箱和烏瞰圖的文章,請按這裡